次氯酸钠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次氯酸钠,一种化学物质的专用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消毒剂的一种主要成分。消毒机理是次氯酸钠作为弱酸性盐具有强氧化性,由于化学性质的不稳定性,次氯酸钠价格,极易与使用场所和用品中有毒带菌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终生成的代谢产物氯化钠无害,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效用。
1.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次氯酸钠报价,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有可能引起中毒。
2.环境危害:无明显污染。
3.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有致敏性。
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属于腐蚀品。以下是接触后防治方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次氯酸钠,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次氯酸钠哪家好,催吐。就医。
次氯酸钠的灭菌杀病毒原理大致有如下三种作用方式: 大家都知道,次氯酸钠消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实,消原理也主要是以产生出次氯酸,然后释放出新生态氧[O]的方式。 根据化学测定,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 NaClO + H2O = HClO + NaOH HClO → HCl + [O] 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2NCl + H2O 同时,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此外,次氯酸钠还能够分解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上所残存的微量农药。绝大多数农药都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次氯酸钠所释放出来的新态氧能氧化分解掉这些物质。这无疑对现代农业、果蔬包装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还有值得肯定的是,由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所生产的消毒液中不象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游离氯,所以一般难以形成因存在游离氯而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致癌物质;也不象臭氧那样只要空气中存在很微弱的量(0.001mg/m3)便会对生命造成损伤和毒害;而且,还不会象同水反应会后形成盐酸那样,对金属管道造成严重腐蚀。
姓名: | 王总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20751887 |
业务 QQ: | 3020282084 |
公司地址: | 天津市河北区望海楼街新大路189号B座4楼426室 |
电话: | 022-26246168 |
传真: | 022-26246178 |